文章来源:www.chemicalwb.com 发布时间:2022-12-08 11:30:40 阅读次数:

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%的铁碳合金。在使用中,由于超负荷、机械事故以自然损坏等原因,常常引起铸铁机件的损坏。为了修复这些损坏的铸件缺陷,要根据铸铁的特点,采取相应的焊补工艺,进行铸铁件的补焊,焊补铸铁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,是补焊区容易产生白口。在母材焊缝的交界处常产生呈白亮的白口层。白口区硬度高,焊后不易加工白口区脆性大,焊接接头很容易沿这个区域发生破坏。第二个困难,是焊接时,易在熱影响区焊缝金属中产生裂纹。这两个问题对于铸件来说都是致命的,所以对于焊工师傅的工艺要求非常高,那有没有简单方便强度好的铸铁件修复方法呢?可以用韦本公司101铸铁修补剂。 101铸铁修补剂为通用型,膏状,不流淌,用于缺陷大于2mm的各种铸件气孔、缩孔、砂眼、裂纹等缺陷的修补,修补后与被基体颜色基本一致,可用于低温潮湿环境下施工。是以改性高分子树脂为主体,以金属合金为强化填充剂的聚合金属复合型冷焊修补材料,固化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,可进性钻孔、车牙、切削、砂磨攻丝等各种机械加工,用于各种金属铸件的修补各种铸件的修补各种铸件气孔、砂眼、裂纹、磨损、腐蚀的修补。 2019年山东某铸铁厂王经理就一直在寻找简单方便的铸铁件修补办法,后来联系到韦本公司,根据情况推荐了101铸铁修补剂,效果让王经理非常满意,随后王经理购买了16套修补剂。使用方法:1、表面处理: 除去基体表面松动物质,采用喷砂、电砂轮、钢丝刷或粗砂纸等方式打磨,提高修补表面的粗糙度,使用清洗剂擦拭,以清洁接着表面。2、涂胶:铸铁修补剂是由A、B双组份组成,使用时严格按规定的配合比将主剂A固化剂B充分混合到颜色均匀一致,并在规定的可使用时间内用完,剩余的胶不可再用;3、将混合好的高温铸铁修补剂涂抹在经处理过的基体表面,涂抹时应用力均匀,反复按压,保证材料与基体表面充分接触,以达到效果更佳。需多层涂胶时,需对原涂胶表面进行处理后再涂抹;4、在低于气温25℃时可适当延长固化时间,当气温低于15℃时,采用适当的热源进行加热(红外线、电炉等),但加热时不可以直接接触修补部位,正确操作是热源离修补表面40cm以上,60~80℃保持2~3小时。 韦本公司专业生产修补剂厂家专业生产:101铸铁修补剂:铸铁准用修补剂,膏状,不流淌,用于缺陷大于2mm的各种铸件气孔、缩孔、砂眼、裂纹等缺陷的修补,修补后与被基体颜色基本一致,可用于低温潮湿环境下施工。111铁质修补剂:以高分子树脂为主体,以金属合金为强化填充剂的聚合金属复合型冷焊修补材料;固化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,可进性钻孔、车牙、切削、砂磨攻丝等各种机械加工。具有抗磨损、耐油、防水、耐各种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112钢制修补剂:不锈钢件电镀件等材质的粘合,用途非常广泛,比普通的胶水粘合强度要高,粘合力更强,胶水带一定的填充间隙,能起到很好的粘接一体密封效果。113铝质修补剂:113铝质修补剂修补金属机体结合强度高,并与金属颜色几乎一致;.韦本铝质修补胶具有抗磨损、耐油、防水、耐各种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,同时可耐高温168℃,长时间耐150℃;铝质修补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铝铝合金铸件、零件设备的缺陷、磨损、划伤、腐蚀、断裂、砂眼的修补.修补后颜色一致,典型应用于空调系统零件设备的冷焊修补114铜制修补剂:铜质修补剂为膏状不流淌,用于铜铸件或铜合金制品、零件、设备的气孔、凹陷、裂缝、腐蚀、磨损、断裂的修补,修补后颜色一致,也可以用于遗失或短缺的铜质零件的再生,铜条、铜字、浮雕的浇制。747高温密封胶水:是以进口耐高温有机硅进口改性固化剂组成的双组分耐450℃高温胶粘剂;适用于硅胶、硅橡胶、金属、塑料之间的粘接或密封,常温固化,长期耐350℃,瞬间可达到450℃;具有优异的耐热、耐寒、耐油、耐老化、电绝缘性高耐高温等性能。通过欧盟ROHS标准。757耐高温金属修补剂:757耐350℃高温修补胶双组分,高温密封性能好,耐各种酸碱腐蚀,耐油,柔韧性好,长期耐温达350℃,短时间可耐450℃.用于石化、电力等高温工况下的油、汽、酸、碱管线结合面的密封修补,特别适合汽轮缸体结合面的密封808耐高温橡胶修补剂:是双组份室温固化、高性能氯丁胶。具有极强的初粘力终粘强度,耐高温性能好。能满足150℃环境下输送带接头的快速粘接修补。具有性能稳定,干燥迅速,易操作,耐老化,耐酸、碱、盐、水、油等. 高端胶水供应商--韦本胶粘制品有限公司,专业生产两百多款高品质环保胶水,食品包装级胶水定制胶水,韦本公司郑重承诺所有胶水通过SGS认证,SROH认证所有胶水无毒环保。二十年的专业工程技术团队提供一对一技术服务,彻底解决胶水品质问题,施工工艺难题,让您买的放心用得省心。欢迎随时来电咨询韦本公司,二十专业工程技术解决各种粘接难题。就算完全不懂胶水不会选用不会使用,只要您一个电话其它的韦本帮您解决! 技术热线:021-22818476
本文转自“互联网”,本着传播知识、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,为网友免费提供,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,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,以便我们及时纠正。联系方式:021-228184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