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“双十一”冷清的原因找到了:消费者觉得没意思的原因-上海韦本
  • 业务电话:+86(21)51693135  售后电话:+86(21)22818476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公司资讯 > 今年“双十一”冷清的原因找到了:消费者觉得没意思的原因

今年“双十一”冷清的原因找到了:消费者觉得没意思的原因

2023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结束,但却出现了一个“静悄悄”的现象。京东、天猫等电商平台不再公布具体的成交数据,只提及“用户规模”和“直播数据”,这引发了热议。不仅如此,消费者对于双十一的购物热情也有所降低。本文将揭秘消费者认为双十一没意思的主要原因,以及百度搜索量的下降趋势。

2023年双十一已经正式收官,用三个字来形容的话,那就是“静悄悄”。

京东、天猫也如同商量好了一样,不再公布相关成交数据,只简单提及“用户规模”和“直播数据”,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交易额、GMV等数据。



事实上,去年双十一,天猫和京东就都没有公布各自的总交易量。双十一真的“凉了”吗?

除了因为商家套路造成的“信任度”降低,消费者本身的“购物欲”降低,也是双十一变得冷清的主要推手。


从媒体的总结来看,对购物节脱敏、不够划算且麻烦、花钱信心不足,是消费者对双十一“麻木”的三大原因。

百度搜索显示,“双十一”搜索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,此后逐年下降。今年达到历史冰点,峰值搜索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0%。

在微博上,不少网友认为现在的双十一很没意思,已没有存在的必要,失去了原本的意义。



结语:众所周知,双十一购物节曾经是一项引发全民狂欢的盛事。然而,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双十一的兴趣逐渐减弱,搜索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。商家套路、购物体验的不划算和不便利,以及消费者对于购物信心的不足,是导致消费者认为双十一没意思的主要原因。在未来的双十一购物节中,商家和平台需要思考如何重新激发消费者的热情,为他们带来更有意义和划算的购物体验。

 

本文转自“互联网”,本着传播知识、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,为网友免费提供,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,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,以便我们及时纠正。联系方式:021-22818476